为贯彻落实我市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相关工作要求,加强全市文化执法队伍和文化市场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2023年,在前三年“执法业务提升年”的基础上,呼伦贝尔市文化执法系统进一步组织开展文化市场“规范化建设年”,经过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较好成效。
10月中旬,全市文化市场“规范化建设年”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扎兰屯市召开,对近一年来的文化市场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果和经验进行盘点和交流。
在执法工作探索方面:今年,全市首家旅游市场诚信退赔中心在额尔古纳湿地景区正式挂牌成立,积极推进旅游市场先行赔付机制;内蒙古自治区首家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教育示范基地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七中学挂牌成立;根河市一宗执法典型场景案例入选全国“扫黄打非”编写出版的《护苗工作手册》。
在案件办理突破方面:阿荣旗办理的文物执法案件、扎兰屯市办理的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案件,填补了我市在相关行业执法的空白;我市执法人员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呼和浩特市等地办理案件,在查办跨区域旅游案件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陈巴尔虎旗等旅游热点地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效能,实现了办理旅游案件“0”的突破。
在队伍建设成果方面:今年2月,我市代表队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团体赛全能一等奖,另获团体奖2项,个人奖7项。
今年以来,围绕“执法业务提升年”主题,我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工作举措。
一是提高了从业者守法意识。今年总计组织开办了执法人员业务提升培训班2期,旅游社、导游人员、文化娱乐场所培训班共计6期,培训执法人员130余人次,文化旅游市场从业人员580余人次,邀请大学、红十字会以及相关部门专家讲授了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紧急救护等方面精品课程,编制和发放各类文化旅游市场法律法规和安全提示手册。
二是建立了多方位监管模式。旅游高峰期间,组织开展全市暑期旅游市场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通过联合执法,上路检查,进站驻场等方式,全面加强机场、车站、景区、景点的旅游团队、旅游大巴、导游人员的检查力度,实现旅游团队从落地到离境的多方位监管。
三是畅通了跨区域执法机制。今年我市文化旅游部门与主要客源地和临近地区积极探索旅游执法协作机制,并与哈尔滨市签订了跨区域旅游联合执法合作协议,与兴安盟、满 协议,为加强跨区域旅游市场案件办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